撰文/杨骏北/摄影/陈弘岱/第137期2009.12 【环保大视域】环境信託 筑一个踏实的保育梦 将绿地託付给信赖的人管理经营,即是环境信託的本意,带有公益精神的环境信託,在公民社会里逐渐成为环境保育上的新推手。 0
撰文/杨骏北/摄影/安培淂/第135期2009.10 【特别报导】H1N1来袭 理性面对新流感 在人群间传播的新流感,引发社会恐慌,台北捷运车厢里,民众戴起口罩防备。新流感的威胁性几与季节流感相同,不需过度焦虑,宜理性面对。 0
撰文/杨骏北/摄影/安培淂/第134期2009.09 【台湾外来种】巴西龟 沉默的生态入侵者 世界自然保育联盟列为「百大入侵外来种」之一的巴西龟,已在野外建立族群,旺盛的生命力,正加速压缩原生龟的生存空间。 8
撰文/杨骏北/摄影/徐安隆/第133期2009.08 【环保大视域】天外飞来的「礼物」 印度电子废弃物回收现况 达拉维的回收工人没有专业设备,以手工方式拆卸废电线路,取出铜与其他金属。印度工资低廉,加上查缉不严,成为他国倾倒电子废弃物的新兴市场。 0
撰文/杨骏北/摄影/陈弘岱/第133期2009.08 【环保大视域】绿色思维从头做起 企业生产者延伸责任 淡水河边,游客优游在MP3、数位相机创造出的影音乐趣。科技充斥日常生活,也制造出无数电子废弃物,现代进步的消费与制造观,环境应该被摆在较优先的顺位。 1
撰文/杨骏北/摄影/徐安隆/第132期2009.07 【环保大视域】废船终点站 印度拆船回收业 印度阿朗拆船码头内,工人使用大型机具处理废船卸下的巨锚与各类零件,拆船为印度带来贸易收入与建设资源,但也带来工安与环保的争议。 0
撰文/杨骏北/摄影/王徵吉/第132期2009.07 【自然写真】以黑琵之名 一堂延续十余年的保育课 七股鱼塭内,两只黑面琵鹭正在用嘴喙搔痒,赶走虱子,顺便整理羽毛,黑面琵鹭有如一部活歷史,见证台湾从环保抗争逐步迈向环境教育之路。 0
撰文/杨骏北/摄影/安培淂/第131期2009.06 【台湾外来种】银胶菊 鱼目混珠的入侵杂草 花朵貌似满天星的银胶菊,实为引起生态失衡的外来入侵植物。藉由旺盛生命力,已在台湾落地生根,除了耗费社会资源清除,也威胁民众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