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

探索系列
作者黄佳琳多年来出海、潜水採访,游走东海岸、西海岸、东北角龟山岛、恆春半岛垦丁、离岛小琉球、绿岛、兰屿、澎湖、东沙环礁,在一次次的环岛重游中,看见生物们的惊喜、震撼,进而为牠们担忧,也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感到愧疚、愤怒与无奈。期许藉由本书能让更多人亲近海洋、爱护海洋,打开心的视野,找寻海洋保育与经济发展两全方式,为人与自然共存寻求一条永续之道。
《经典》尝试以「道」出发,深入了解发生在这些道路的故事:隐身在山林间的原住民猎道、汉人拓垦台湾的海道与河道、沈葆桢为开山抚番而开闢的官道、日本人为了开採桧木、运送甘蔗而分别建立起的森铁、糖铁…。以老照片、现场摄影与田野踏查为经、学者和文史工作者的观点为纬,共同勾勒出旧道路的前世今生。尝试从台湾过去种种道途的履迹,寻索台湾未来的成功之道。
本书尝试以人文角度,介绍台湾茶在产销、食安、劳动人力、物种保育、技艺传承、土地伦理等面向的内省外观,希望每一个议题都能让读者继续深思,品味一杯茶香的背后,我们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台茶愿景?
人类对于理想家园的追求,从未止歇。高耗能的生活方式,如不思改变,台湾绝对无以为继。只是如何满足当下生活,又不危及未来的世代?《经典》寻找学习的典范,看这些个人、团体、乃至政府单位,如何勇于尝试,行于众人之先,在节能、绿化、教育、医疗等领域,以友善环境的作法,为我们勾勒出未来家园的轮廓。
本书锁定生活日常、民主沟通、交通住居、能源环保、教育政策、高龄长照等攸关国家未来的议题,从台湾的处境出发,寻找类似条件下,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如何面对问题,并发展出自身的独特价值。从观看并学习他人之长,从比较与对照中或可慢慢描绘出蓝图,替错综复杂的未来指引路径。
本书选取近二十年重要而精采的考古案例,以阐明文化资产的核心价值乃在认识自我与尊重多元文化,考古遗址不仅是过去送给未来世代的礼物,也是建立土地认同、社会永续经营的基础。
此书广泛搜罗近年来开枝散叶的空间活化案例,主要可分为两种空间类型,〈城市记忆〉从全台整理出城市在面对时代转变的过程中,人们如何找回过去的记忆,而〈空间转型〉则希望藉由探讨各地失去原有功能的空间歷史脉络,如何与新的时代继续对话。
《经典》作者群亲自至全球各地踏查,深入了解生活在世界上其他角落的人们,是如何在不断变动的环境与发展中,回应与实践,进而创造出「以人为本」的家园,透过比较与参照,能更加明白台湾当下所处的现实,以及未来所该前行的方向,期许能成为台湾永续的参考蓝图!